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柯卫东研究员作《弘扬科学家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主旨报告


         10月30日下午3时,2023年湖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理事长、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柯卫东作了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主旨报告。此次报告旨在贯彻落实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工作要求,营造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良好学术生态。此次报告会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共同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承办。各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华中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及学生代表等现场听取报告,与此同时,湖北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开设了视频分会场组织师生线上观看。湖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启红主持会议。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少波进行致辞,他表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造就优秀创新型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界、科技界的一项共同使命和长期任务。华中农业大学将深入落实全国以及湖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相关要求,培根铸魂、成风化人,树立“高线”、划清“底线”,常态化、长效化引领广大师生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汇聚起科技强校、科技强省、科技强国的磅礴伟力。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学风必将持续向好,学术生态必将更加有机,科学家精神必将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作了讲话,他提到,广大青年学子将会成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他勉励青年学子要汲取科学家精神的力量。科学家精神不仅需要好好传承,更需要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青年学子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的献身精神、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扎根科研一线,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建功成才;要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创新和创造,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投身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增强底线意识,自觉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求真求实的科研生态。


 


  在报告中,柯卫东研究员首先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回顾了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资源与育种研究工作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主要从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种质水生蔬菜资源圃、我国莲藕、茭白、芋、荸荠、菱等水生蔬菜育种科技创新工作、水生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及个人和团队对湖北省及我国水生蔬菜产业的支撑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接着,柯卫东研究员从国家战略、农业科研的特点及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精神素养等方面分享了自己从事农业科研的九点体会。他强调,农业科研一定要根据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确立研究目标,要深入田间地头和产区发现和解决问题,研究的成果才有意义。他回忆了水生蔬菜资源与育种工作初期收集资源的不易,品种示范推广工作的困难,也谈到了过程中收获的激动和喜悦,希望农业科技工作者能耐得住寂寞,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还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柯卫东研究员以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及育人等精神为例,勉励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需求联系在一起;找准研究方向,并一直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诚信求实,坚守学术道德底线,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个人与组织、青年科技工作者与老年科技工作者、付出与回报等的关系。报告的最后,柯卫东研究员语重心长地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肩负起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的神圣使命,愿青年学子抓住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锤炼过硬的品质和本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报效国家和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供稿人:王莹)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镜像
ICP备案号:鄂ICP备05000828号-4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
您是第 999467 位访问者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825号